任高山,男,1922年10月生,武邑县圈头乡任角村村民;任二元,男,1945年3月生,任高山之子;任志星,男,1967年11月生,任高山之孙。70多年前,因为一句承诺,任高山义务为烈士守墓、护墓、修墓,儿子任二元、孙子任志星在任高山精神感召下,接力守墓,成为武邑县军民鱼水情深的一段佳话。任志星荣登2023年第四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守护忠诚
李湛冰
烈士岗
一条岗,长三里。像一条巨龙,身披青灰色的方砖、磁砖鳞甲,穿越武邑县五·二一(又称任角)烈士陵园坚固的围墙,向着东方,向着太阳,在春天的麦苗地里沿伸。
“那三百英烈,他们的尸骨就埋葬在这岗子里。大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呀!他们是在这块土地上英勇捐躯的!”武邑县任角烈士陵园管理员任志星,一位相貌粗犷的中年汉子,指着脚下的土地,郑重地向我说。
被任志星的话牵引,我思绪飘飞,仿佛重新回到那段枪林弹雨、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——
“啪啪啪——”连绵的枪声从耳畔响起,划破八十二年前幽蓝色的黎明,此起彼伏,越来越密。
1942年5月20日晚,八路军冀南第五军分区二十七团一连、五连和九连一个排共三百余名指战员,在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俊峰、团长吕琛、政委查茂德等带领下,由衡水、枣强转移到滏阳河西武邑县何村、任角一带,与武邑县大队二中队汇合,打算在武邑、武强、深县三县交界处与推行“铁壁合围大扫荡”阴谋的日军周旋。
21日拂晓时分,部队还未来得及吃早饭,数千名日军便水漫金山一样从四面八方合围了过来。张俊峰率两支部队欲顺交通沟由何村向任角方向突围,却发现沟内挤满了躲避敌人的群众。激烈的战斗爆发了!枪炮声怒吼着,年轻的八路军战士们像勇猛的狮子一样,先后打退日军五次疯狂的进攻。
为摧毁交通沟北侧的日伪军火力点,张俊峰率二十余名战士冲向敌人阵地,向敌人火力点猛攻。进攻中张俊峰不幸头部中弹,壮烈牺牲。八路军三百余名战士与敌人展开顽强战斗,子弹打光了,就从敌军死尸上解下子弹继续打,吕琛和查茂德还率领战士与敌军展开了肉搏战。年轻的战士们不屈不挠,前仆后继,喊杀声震天!战斗从凌晨一直打到黄昏,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,共击毙、击伤日寇八百余人。但终因兵力武器相差悬殊,弹尽粮绝,除个别战士冲出重围外,三百余名抗日将士壮烈牺牲。
战斗结束了,数天之后,当地群众眼噙泪花,把烈士们的遗体一具具认真收敛起来,以交通沟作墓穴,就地掩埋了烈士,筑起了一道长达一千五百余米的“烈士岗”。
在烈士岗前,在三百多双穿越了岁月的眼眸注视下,我深深地弯下身子,一股神圣、庄严、漫无边际的崇高敬意在我胸中油然升起……
守陵人
占地面积四十余亩的五·二一烈士陵园,就像一张碧绿的荷叶,尽情舒展在广袤的北方大平原上。迎门矗立着的“三百名英烈抗日殉国纪念塔”,塔身上镌刻着“死难烈士万岁”几个遒劲大字,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,此刻,就像是一尊天神,庄严巍然,光辉夺目。
松柏低垂,冬青常绿,一年四季精神抖擞,那是在为烈士们站岗,每到春天,满园的月季开放,那是当地人民别在英雄胸口的花环。布谷鸟,花喜鹊,夜晚与任志星一起默默守护烈士们,白天则在枝头跳跃,引吭高歌,为英雄们献上一曲曲溪流般清澈欢快的畅想曲。
“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!”这或许是任志星说过的最多的话。
建在陵园外面的烈士岗有四段,加上陵园内部的一段,总共五段。每段数百米,长短不一。现年五十七岁的任志星每天都要巡视、察看,岗上的青草太茂密了,他挥动割草刀,一把一把将其割掉。有些地方的土松了,眼瞅着要往下掉,任志星连忙挥动铁锹,一锨锨补上去,并用力拍打,让补上的新土更加牢固。
除了烈士岗,陵园中还有许多座参加过解放战争、对越自卫战争牺牲的烈士墓碑。
这些烈士墓碑,每天也需要认认真真擦拭。轻轻抚摸着一座座熟悉的墓碑,任志星就仿佛在和烈士们面对面说话。
任志星说:“保持好墓碑的形象,就是在保持死去的烈士们的形象。英烈们的形象不容损毁,不容脏污!”墓碑是否洁净,在任志星心中,是十分严肃的问题!他手捧叠得整整齐齐的湿毛巾,一座座、一列列认认真真擦拭。一块鸟粪落在了墓碑上,任志星急忙用纸轻轻抹去,并反复用湿毛巾蘸水清洗,直至清洗得干干净净。
春天,浇灌松柏月季;夏天,修剪树木冬青;秋天,轻拂满园落叶;冬天,打扫洁白雪花。
“河北省武邑县革命烈士英名录”面积近十平方米,高高地悬挂在纪念室的墙壁上。姓名,性别,出生年月,籍贯,牺牲时间、地点,等等,这些烈士们的革命档案,都被详细记载着。
经常会有先烈的后人来此寻亲。每一次任志星都耐心负责地帮助他们从密密麻麻的英名录上寻找。
王恩池烈士的侄子从山东赶来,要祭拜他的叔叔。这位年轻人哽咽着说:“俺叔叔就埋在这里。他死在高粱地里,被日本鬼子刺了八刀……”
他在叔叔墓前摆上鲜花,放上点心,又从包中掏出一瓶水,跪在墓碑前把里面的家乡水含泪洒下。
他捧起坟前一抔土,装进瓶子里,直至装满,拧紧盖子,仔细放进包里。
任志星站在一旁,不禁潸然泪下。
刚在烈士陵园当管理员时,任志星身体还好,腿脚利索。每逢春节,他在村子里的好朋友、好伙伴任铁彬都会来找他,总是对他说:“志星,你跟我走,咱们去城里,去做建筑工。一天一百二,管吃管住,一个月纯挣三千六。不比你在这儿守陵强?”
每一次,任志星都微笑着婉言谢绝了。
任志星说,人活着不能仅仅为了钱。为烈士守陵无比光荣,为烈士守陵很有意义。得把革命烈士的精神在武邑大地上播撒,让子子孙孙将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只要还活着,还能走动,他就要尽这一份力!
三代情
李国铭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,身材魁梧,相貌英俊,他担任武邑县任角烈士陵园园长长达十年(于2023年刚刚卸任)。谈起与他共事七年之久的任志星,李园长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:“用我们本地话讲,干工作那是没得挑儿,一百一。不管交给他什么工作,你尽管放心,他都能做好!工作态度非常积极!勤勤恳恳,认认真真,任劳任怨。”
李国铭在跟任志星共事之前,与任志星的父亲任二元共事过几年。任二元在本地百姓中有较高威望——农民对土地是非常看重的,但在任二元守陵期间,从没有发生过乡亲们把烈士墓平了种上庄稼种上蔬菜这种事情,也没有人去挖烈士墓上的土。“陵园与文物(一座1955年建造的烈士亭),都被保护得很好。”李国铭又说。
原来,任志星守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,是从他的父亲手中接过来的。
那么,他父亲值守陵园的接力棒,又是从谁手中接过的呢?
“从他父亲的父亲,从任志星爷爷手中。”任志星朝夕相处的同事,陵园另一位管理员(他与任志星两人共同守护)何东升,是附近何家村人,样貌非常和善,笑呵呵地对我说。
原来,任志星的爷爷任高山,与那些埋在烈士岗中的三百名八路军战士是战友。不同的是,任高山从属于民兵组织。任高山与他们朝夕相处,共同作战,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。
三百名英雄壮烈牺牲了,数年之后,武邑县委县政府在英烈们鲜血洒下的地方——圈头乡任角村,建起了一座烈士亭。
据村民回忆,当时建烈士亭的队伍中就有任高山。
1955年初夏时节,天空飘着蒙蒙细雨,刚刚建成不久的烈士亭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义务守陵人,任志星的爷爷任高山。
任高山饱含深情地说:“烈士亭就建在俺们村,俺又是一名退伍兵,革命先辈们为保家卫国献出了生命,俺来陪着他们,守护他们!”
家人和村民们以为他也就是随便说说,可哪知任高山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。异常艰苦的生活条件像毒蛇吐着芯子不断向他发出挑战,但他守护烈士的决心毫不动摇。说出的话是誓言,他用自己后来的行动忠诚地践行了自己的誓言。
现在陵园里苍劲有力、枝繁叶茂、郁郁葱葱的松树、柏树和花草,许多都是任高山当年亲手栽下的。任高山不拿一分钱、义务守园的十六年里,是在用比山高、比海深的无限深情浇灌松柏,浇灌花草蓬勃生长啊!让它们快快长大、快快长高,为战友们遮风挡雨、站岗放哨。
1971年,六十三岁的任高山患了胃癌,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,把儿子二元叫到了床前。他拉住儿子的手,盯着儿子的眼睛,一字一句地叮嘱:“儿啊,这些烈士都是咱们的亲人,你一定要替我好好地守着、护着!我快不行了,走不动了。你一定要代我去给烈士们磕个头,代我向他们道个别。没有烈士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,这做人啊,不能忘恩,不能忘本!”
“爹,你放心吧,我答应你,我一定站好岗,守好陵园!守护好烈士们!”
任高山撒手离去,任二元洒泪痛哭。
任二元坚守自己的承诺。他辞去了工作,骑上自行车,驮着扫帚,带着父亲的嘱托,成为了第二代守陵人。
从1971年到2017年,四十六个春夏秋冬,近半个世纪。任二元风雨无阻,陵园内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都“格外熟悉”。除做好日常清扫维护外,他还要把陵园里每一块砖瓦都仔细查看,陵园内各种设施、墓碑、道路、树木也需要及时保养与整修。
2017年,任二元患重病去世,坚持守陵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他的大儿子任志星扛起了继续守陵的“大旗”,成为了任家第三代守陵人。
接班人
任志星坚持每天去陵园清扫、擦拭墓碑、接待参观者,但前两年他患上了股骨头坏死,走路十分不便。家人认为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再适合守墓,但他依然坚持要信守对父亲的承诺。
任志丰,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,他是任角村党支部书记,任志星的亲弟弟。他说:“俺大哥常年住在陵园,以陵园为家。自己地里有活儿,比如收割小麦、玉米,他就雇人去干。烈士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,经常举办各种纪念活动,忙不过来时他就叫上家人过来帮忙。”
“一定要把先烈们照顾好!”任志星说,“我儿子现在在部队当兵,已经和他说好了,等我干不动了,就让他来接过这个接力棒,把烈士墓继续守护下去!”
锤炼品格,强化忠诚。天下至德,莫大乎忠。
任高山、任二元、任志星他们守护的仅仅是陵园是烈士是墓碑吗?不,他们守护的是忠诚!
儿子忠诚于父亲,父亲忠诚于爷爷。
那些牺牲的英烈们呢,忠诚于党,忠诚于国家,忠诚于人民……
采访完任志星,开车沿乡村土路返回的路上,我总忍不住回头眺望。我仿佛看见,那数百名烈士与任高山、任二元一起,都幻化成了一棵棵开满鲜花的树,被原野上温暖的春风轻轻吹拂着,将忠诚与爱的馨香传播至无限远……
来源:文明河北
编辑:闫海雪
编审:贾冽